杭州公办小学初中推零择校新政 民办择校创新高

2013-6-27 9:06:59 新闻来源:广东新闻网

  杭州市最近宣布,公办义务教育完全按学区招生,即实现“零择校”目标,当地市民称之为“史上最严格的择校限制令”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

  在“择校风”盛行的背景下,杭州提出“零择校”底气何来?“零择校”新政会带来什么冲击?如何避免“零择校”流于口号?围绕一系列疑问,“新华视点”记者追踪调查。

  择校成了“拼家长” 杭州首踩“刹车”

  “老百姓最不满的就是以权择校、以钱择校。”杭州市教育局初等教育处处长蒋锋说,公办小学和初中“择校”,一直被称为阻碍教育公平的“顽疾”,而择校的根源是教育资源不均衡。

  据一些家长介绍,在杭州,要拿到一个公办“择校”名额,“标准价”是小学2.5万元、九年制学校3.5万元。但光出钱没用,关键得托关系。上小学、升初中被形容为“拼家长”游戏:“考的不是学生,而是家长。”

  杭州一所公办“名校”校长坦言,因为择校生比例不断上升,为了保证“小班化教学”,学校不得不扩充班级数量。公办学校本就该服务于附近居民,递来的那些择校“条子”有违教育公平,但学校要服从相关部门管理,参与各种检查评比,“我很纠结”。

  当地教育部门一些工作人员也向记者抱怨,在来“拉关系、递条子”的家长中,有些人不仅择校,还要求择老师,甚至择座位,简直是“择无止境”。

  “择校是一条极易滋生腐败的灰色通道。”蒋锋表示,从前由于教育缺钱等原因,择校被默认;如今实行绩效工资,各县区对教育投入逐年加大,完全可以关闭这条通道。

  为此,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全面推行公办初中小学“阳光招生”,考虑到政策的推行难度,目标定为“把择校率降到5%以内,或者大幅下降”。

  蒋锋透露,杭州市教育局在内部讨论时,有人曾提出想保留5%的择校空间,“但一般老百姓也享受不到这些名额。不如一刀切,一个不留。”

  记者发现,杭州提出“零择校”,其底气是此前已力推名校集团化等举措,使教育资源分配实现了相对均衡。据介绍,到2011年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覆盖面超过75%,有些区超过了95%。

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广东新闻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。
Copyright © 2000-2013 All Rights Reserved
编辑QQ:1398651442